<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在線辦公

      期刊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期刊列表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 統計方法對估計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及重新測算
      • [摘要]目前對農業轉移人口收入的統計,主要采取的是流出地方法,這容易導致統計項目遺漏和低估,結果是部分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的低估和部分城鎮居民收入的高估。而流入地方法能夠得到較為準確的個體收入資料,但卻普遍存在調查范圍偏差的問題。在目前可以獲得的調查數據基礎上,本文結合兩種統計方法測算農村常住戶中外出農民工和舉家外出農民工的收入,重新估計了2001-2009年的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和城鄉收入差距,為全面理解流動人口收入調查和勞動力市場在調節城鄉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提供新的視角。結果顯示,結合使用流出地方法提拱的人口就業...
      • 作者:

        趙文; 張展新;

      • 全文[ PDF 1467.0 KB ] 2013.1(1)  共有 4417 人次瀏覽
      • 中國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的工資差距及其變動:基于工資分布的視角
      •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城鎮住戶調查(UHS)1988、1995、2002和2009年微觀數據,比較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工資分布差距后發現,兩者的差距在中低分位(20~40分位)穩中有降,而在高分位上則持續擴大。運用FFL(菲爾波-福廷-勒米厄)分布分解對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工資差距進一步分解后表明:這兩者工資差距中不可解釋的部分超過了50%,其中在低分位(10分位)上更是高達70%左右;不過,1995年后這兩者工資差距中不可解釋部分所占比率已有所下降,只是在低分位(10分位)下降得最少。這些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昭示著,行政性壟斷力量仍然對壟斷行業工資決...
      • 作者:

        姜儷; 郭繼強; 陸利麗;

      • 全文[ PDF 1679.0 KB ] 2013.1(1)  共有 4658 人次瀏覽
      • 我國經濟轉型時期城鎮勞動力的工資與工資方程:文獻綜述
      • [摘要]文章綜述了我國經濟轉型時期城鎮勞動力工資方程的經濟學研究。文章關注的是在中國城鎮勞動力市場發育演進的特定背景下,影響城鎮勞動力工資的主要因素和這些因素的變遷,包括教育、經驗、性別、政治身份、所有制、行業、地區等?;诰C述結果,文章評述了當前研究存在的局限,并指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 作者:

        張珂; 趙忠;

      • 全文[ PDF 2930.0 KB ] 2013.1(1)  共有 4752 人次瀏覽
      • 低學歷勞動力面臨的就業危機——以江蘇省城鎮為例
      • [摘要]本文以江蘇省城鎮為例,利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兩階段模型,分析當技術進步為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時,勞動力市場對人力資本的要求和影響工資的因素。研究發現,江蘇省城鎮勞動力市場中,低學歷勞動力就業的概率很低,而且其相對收入持續下降;36歲小學學歷已婚男性的收入不能使其自身脫離貧困,初中學歷僅可使2個人脫離貧困,因此整個家庭陷入貧困的可能性很高。與農民工的教育學歷均值為初中相結合,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加強低學歷農村遷移勞動力的在職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降低農村學齡兒童受教育的成本,推動人力資本積累。...
      • 作者:

        孫婧芳;

      • 全文[ PDF 1423.0 KB ] 2013.1(1)  共有 4598 人次瀏覽
      • 領頭龍現象:低收入國家趕超式發展的新機遇
      • [摘要]現代經濟的發展往往伴隨著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結構轉型。18世紀以來,所有成功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充分利用了其比較優勢與后發優勢。目前有這樣一種看法,即中國在制造業中的主導地位阻礙了貧困國家在類似產業的發展。但是本文認為,逐漸高漲的勞動力成本推動中國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這將使低技術含量的制造業工作機會轉移至其他低收入國家。這一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領頭龍現象”,會為那些低收入國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些...
      • 作者:

        Vandana Chandra; 林毅夫; 王燕;

      • 全文[ PDF 3492.0 KB ] 2013.1(1)  共有 4531 人次瀏覽
      • 調整人口政策對中國長期潛在增長率的影響
      • [摘要]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整后的最新數據,并考慮到勞動參與率和自然失業率的人口結構特征,本文在Cai &amp; Lu(2013)的模型基礎上重新估計了2011-2020年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我們發現,“十二五”期間中國平均潛在增長率為7.55%,“十三五”期間中國平均潛在增長率為6.2%。隨著中國人口結構變化對勞動參與率和自然失業率的影響不斷增強,中國的平均潛在增長率在2021-2025年將進一步降低到5.41%;2026年以后會低于5%;2040年之后中國的潛在增長率甚至會低于4%。如果放開現有的人口生育政策,使人口的總和生育率能夠在短期內提高到1.77以上,雖然在...
      • 作者:

        陸旸; 蔡昉;

      • 全文[ PDF 1345.0 KB ] 2013.1(1)  共有 4615 人次瀏覽
      • 中國勞動力市場中的農民工狀況
      • [摘要]本文對中國農民工的就業、收入、社會保障和住房的最新狀況進行了描述,從而對城鄉勞動力市場一體化進程進行了評估?;谧钚碌臄祿Y果,本文的分析表明,農民工在就業選擇、工資增長和差距方面的狀況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社會保障狀況改善不甚明顯,住房保障狀況幾乎沒有任何改善。本文的基本結論是農民工的經濟和社會狀況決定著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的進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和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因此加快改善農民工的市民待遇是各級政府的優先改革任務。
      • 作者:

        李實;

      • 全文[ PDF 1525.0 KB ] 2013.1(1)  共有 4561 人次瀏覽
      • 對中國城鄉就業和城市化率的再估計
      • [摘要]本文認為中國現行人口與就業統計對城鄉間遷移人口和勞動力有較大遺漏。作者比較了人口普查數據和其他調查數據間的差異,分析了導致差異的原因,據此對中國的城鄉人口與就業數據進行了修正。調整后的2012年城鎮就業人數增加4700萬人左右,鄉村就業人數則減少3100萬人以上。作者估算中國2012年的實際城市化率已超過55%。作者認為,盡管中國實際城市化程度高于統計顯示的程度,農村人口繼續向城鎮轉移仍有很大潛力。如果能夠通過改革消除目前在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等方面的障礙,未來10年我國城市化率能夠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
      • 作者:

        王小魯; 萬廣華;

      • 全文[ PDF 1305.0 KB ] 2013.1(1)  共有 4565 人次瀏覽
       1 
       

      <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男女操鸡巴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