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在線辦公

      期刊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期刊列表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 我國勞動爭議的倒U型假說及其檢驗:基于我國省際面板數據的研究
      • [摘要]本文考察了經濟發展中勞動爭議發生頻率的倒U型變化規律。通過建立博弈模型,文章分析了經濟發展、勞動力供求和制度因素對勞資雙方有關勞動爭議決策的影響,說明了導致勞動爭議倒U型變化的微觀機理。本文使用我國省際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了勞動爭議的倒U型假說。
      • 作者:

        郭金興; 王慶芳;

      • 全文[ PDF 2375.0 KB ] 2014.2(1)  共有 4689 人次瀏覽
      • 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就業效應
      • [摘要]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新增就業,本文回顧了目前可再生能源就業效應研究的主要成果??稍偕茉淳蜆I效應一般區分為直接效應、間接效應和引致性效應,以單位投資、容量或產出帶來的人年數來衡量?,F有研究主要采用經驗因子法和投入產出法。研究顯示,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就業人數快速增長,且潛力巨大。幾種主要可再生能源技術如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方面研究較多,不同研究所得到的就業效應因時間、項目規模和區域不同有所差異??稍偕茉醇夹g的就業效應高于煤電、天然氣發電等傳統能源部門。但總體上,現有研究仍...
      • 作者:

        林寶;

      • 全文[ PDF 1927.0 KB ] 2014.2(1)  共有 4623 人次瀏覽
      • 高校畢業生供給的增加對大學工資升水率的影響
      • [摘要]我國自1999年以來實施的高校擴招政策使得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勞動者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畢業生工資產生了下降的趨勢。特別在年輕群體中,這一現象表現得尤為明顯。本文借鑒國外學者的兩階段模型,利用中國1989-2009年的數據,檢驗了大學畢業生總體供給的相對改變對其相對收入的影響,并進一步給出了大學和高中兩個受教育組勞動者之間的替代彈性。
      • 作者:

        王廣慧;

      • 全文[ PDF 1149.0 KB ] 2014.2(1)  共有 4600 人次瀏覽
      • 中國婦女生育意愿決定研究:基于工資收入獲取視角
      • [摘要]正常情況下,透過生育水平及意愿即可知曉未來人口發展動態,然而研究中國婦女生育還必須考慮人口生育數量計劃管理的硬約束。本研究以已經生育了一胎的育齡婦女為研究對象,依據典型調查獲取的微觀數據搜尋生育意愿的決定變量。結果顯示:按照不同類型進行分組測算的還想再生育一胎的婦女比例都在30%左右,婦女的出生年變量能夠反映出生育意愿的跨期差異,受教育水平等變量對生育意愿的影響極為顯著。當控制城鄉差異(戶口類型變量)、民族虛擬變量和第一胎出生嬰兒性別時,結果仍然穩健。用婦女工資水平作為勞動參與的代理變量,當我們控...
      • 作者:

        周靖祥;

      • 全文[ PDF 2403.0 KB ] 2014.2(1)  共有 4848 人次瀏覽
      • 公平與幸福
      • [摘要]在城市“新二元結構”下,戶籍身份成為影響人們幸福感,從而影響城市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們發現,外來移民和城市居民均對與戶籍身份有關的收入差距不滿,相比之下,外來移民的幸福感更大程度地受到與戶籍身份有關的收入差距的負面影響。身份收入差距下降1(相當于這一變量均值的一半)所帶來的快樂提升,相當于家庭人均收入提高53.2%和人均住房面積增加29.9平方米。我們還發現,在擁有城市戶籍的人當中,主要是出生在農村的“新城市人”對身份收入差距表示不滿。本文的含義是,與身份有關的不平等具有不公平的性質,降低人們的幸福感。...
      • 作者:

        陸銘; 蔣仕卿; 佐藤宏;

      • 全文[ PDF 1849.0 KB ] 2014.2(1)  共有 4552 人次瀏覽
      • 代際差異、老齡化與不平等
      • [摘要]本文將個人收入及財富變化同社會不平等聯系起來,分析人口構成以及代際差異對我國不平等變化的影響。文章利用城鎮住戶調查數據進行的研究顯示,雖然我國同批出生人口的不平等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但是不同時期出生人口間的代際差異更大。在2003-2009年間我國居民消費不平等的提高過程中,有59.23%是由代際差異造成的。如果說代內收入差距更多地是由市場或者個人努力、稟賦條件等差異造成的,那么,代際差異則更多地是由政策環境等外生因素造成的。與調整代內差距相比,調整代際間差距損傷效率的程度會較小。因此,我國旨在縮小收...
      • 作者:

        張車偉; 向晶;

      • 全文[ PDF 2233.0 KB ] 2014.2(1)  共有 4432 人次瀏覽
      • 職業選擇、性別歧視和工資差異——對我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分析
      •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2010年調查數據,對不同性別求職者的職業選擇行為、工資、晉升機會的決定進行了分析。借助于結構化估計,我們發現,源于各職業內部的工資和晉升方案差異,會對男、女求職者的職業選擇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對女性進入高工資行業形成阻礙。通過對Brown et al.(1980)的分解方法進行擴展,本文發現,上述影響能解釋近1/5的性別工資差異。男女在職業偏好上的不同,扮演著“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其對職業選擇的影響對縮小性別工資差異起著較大的作用。
      • 作者:

        陳永偉; 周羿;

      • 全文[ PDF 2220.0 KB ] 2014.2(1)  共有 4658 人次瀏覽
      • 轉型紅利與中國經濟“擠壓式增長”
      • [摘要]在三十多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將人口因素納入分析框架,基于均衡和非均衡增長兩種視角,對中國經濟增長奇跡背后的動力源泉進行了分解?;诰庖暯茄芯勘砻?,人口轉變對于中國經濟增長貢獻度約為11.71%;資本深化以及人力資本增加的貢獻度分別為56.75%和11.47%;全要素生產率對于經濟增長貢獻度約為20.07%,但在分析期間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诜蔷庖暯欠治隹砂l現,在分析期間由于勞動力省際間流動導致人均GDP提高212元,勞動力在部門之間流動導致人均GDP提高1612元。深入研究可發現,...
      • 作者:

        劉瑞翔; 喻一文;

      • 全文[ PDF 2591.0 KB ] 2014.2(1)  共有 4374 人次瀏覽
       1 
       

      <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男女操鸡巴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