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孩政策、人口老齡化和財政社會福利支出預測
- [摘要]最近出臺的“二孩政策”旨在調整中國的人口結構,扭轉人口老齡化趨勢,減輕公共財政的福利支出壓力。本文在三種不同的生育率假設下,通過建立人口模型,預測了到2050年公共財政在教育、養老和醫療衛生上的支出。預測結果顯示,三項支出在2050年以前受生育率的影響很小。把勞動參與人口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大幅提高,是解決短中期公共財政轉移支付壓力的有效途徑。延遲退休年齡和降低養老及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是提高勞動參與率的必要措施。
- 作者:
魯蓓;
- 全文[ PDF 3135.0 KB ] 2016.4(3) 共有 4920 人次瀏覽
|
|
- 上山下鄉經歷對知青收入和幸福感的影響
- [摘要]本文采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3年和2006年數據,運用處理效應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分別考察了上山下鄉經歷對知青收入和幸福感的影響??傮w回歸結果表明,上山下鄉經歷能使個體增加42%的收入,但同時會減少13%的幸福感;子樣本分析結果表明,上山下鄉經歷對收入的正向影響和幸福感的負向影響非常穩健。本文的研究為上山下鄉運動的歷史評價提供了客觀依據,為伊斯特林悖論提供了個性特征維度的新解釋,為新人力資本理論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支持,為當前的大學生基層就業政策提供了有益啟示。
- 作者:
彭樹宏;
- 全文[ PDF 857.0 KB ] 2016.4(1) 共有 5195 人次瀏覽
|
|
- 企業利潤與員工工資的門限效應研究——基于天津市濱海新區企業數據的分析
- [摘要]企業利潤對員工工資的影響中存在門限效應,員工工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中也存在門限效應。本文利用天津市923家企業調研數據,并采用Caner & Hansen(2004)中的方法,檢驗工資和利潤關系中的門限效應,并估計了門限模型。實證結果顯示,利潤對工資的影響中有一個門限值,門限值來自工資水平;工資對利潤的影響中同樣存在門限效應,利潤為門限變量時門限值有兩個,工資為門限變量時門限值有一個。企業利潤和員工工資之間可以相互促進,但當企業利潤較低時或者工資水平較低時,這種相互促進關系并不成立;當工資和利潤超過特定水平后,工...
- 作者:
趙紅梅;吳婷;周云波;
- 全文[ PDF 0.0 KB ] 2016.4(6) 共有 4822 人次瀏覽
|
|
- 國外多雇主集體談判的理論、實踐及對中國的啟示
- [摘要]國外多雇主談判在穩定勞動關系、擴大集體談判覆蓋面、統一勞動標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理論層面,本文從交易成本理論、談判力量理論、壟斷市場理論和工資溢價理論,對國外多雇主談判的產生進行了梳理和解釋。在實踐層面,本文通過文獻綜述分析了影響多雇主談判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并對英國、法國、美國和瑞典四國的多雇主談判的發展、實踐及特征進行了總結。最后,本文建議從加強國家立法與集體協商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探索建立集體協議的推廣適用機制以及大力培育雇主組織三個方面,推動中國行業多雇主集體協商的發展。
- 作者:
徐璐;林瑤;
- 全文[ PDF 9294.0 KB ] 2016.4(4) 共有 4948 人次瀏覽
|
|
- 工業化對工作場所雇傭關系的影響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
- [摘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別從微觀企業層面和宏觀國家層面分析工業化如何影響工作場所內的雇傭關系。研究以資源保存理論為基礎,以富士康跳樓事件單一樣本為研究對象,發現在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個體和組織的資源流動狀況發生較大變化,并影響雇傭關系。研究從宏觀角度對美國、中國、日本和韓國四國同一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勞資關系狀況進行橫向比較,進一步探討工業化通過城市化和產業轉型對工作場所勞動關系的影響。借鑒工業化國家的發展經驗,為改善當前雇傭關系狀況,政府應平衡社會分化和社會整合的速度,平衡雇傭關系雙方的利益,政府...
- 作者:
孫彥玲;張麗華;丁雯雯;
- 全文[ PDF 2580.0 KB ] 2016.4(3) 共有 4757 人次瀏覽
|
|
|
|
- 農民工子女隨遷的選擇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 [摘要]本文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分別于2001年和2010年在上海、武漢、沈陽、福州和西安這五個城市所展開的勞動力調查數據,運用dprobit回歸分析對農民工子女隨遷與否的影響因素進行考察。研究結果表明,從農民工子女的個人特征方面來看,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其跟隨父母遷移到城市的可能性會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同時,學齡子女隨遷而非留守的可能性會明顯低于學齡前子女,且以初中適齡階段的子女尤甚。從估計結果中也可以看出,若是老家有祖父(母),則農民工子女隨遷的可能性就會下降。此外,農民工群體在流入地的生活年限對...
- 作者:
柯宓;
- 全文[ PDF 902.0 KB ] 2016.4(1) 共有 5091 人次瀏覽
|
|
- 人力資本、制度及經濟發展:一個文獻綜述
- [摘要]本文從制度的視角回顧了“人力資本”與“經濟發展”兩方面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學實證研究,試圖建立兩類文獻的內在聯系。本綜述論述了個人技能發展和能力積累與社會人力資本匯集過程中制度的作用,同時回顧總結了早期個人技能積累、代際傳遞、教育投入中的信貸約束等微觀方面研究;在宏觀層面,以最新研究為基礎,論述了制度、人力資本和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
- 作者:
何曉波;
- 全文[ PDF 1392.0 KB ] 2016.4(2) 共有 5483 人次瀏覽
|
|
- 第四屆“中國勞動經濟學者論壇”會議綜述
- [摘要]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經濟學院和“中國勞動經濟學者論壇”理事會共同主辦、由《經濟科學》雜志社和《勞動經濟研究》編輯部協辦的第四屆“中國勞動經濟學者論壇”(季會)于2016年10月15日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巴黎經濟學院等高校、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宴。本次論壇就勞動與就業、養老與社會保障、貧困與收入分配、教育與人力資本...
- 作者:
- 全文[ PDF 0.0 KB ] 2016.4(6) 共有 4968 人次瀏覽
|
|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就業升級與技能提升——中國社科院—歐盟就業總司國際研討會(2016)綜述
- [摘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當下,為了更好地發揮智庫作用、服務國民經濟建設,2016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會同歐盟委員會就業總司,在鄭州舉辦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就業升級與技能提升”為主題的研討會。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鄭州大學承辦,勞動經濟學會協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歐盟委員會、浙江大學、南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埃因霍芬蘇瑪學院、貝薩研究院等單位的50多位勞動經濟學者,以及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大河報、河南人民...
- 作者:
- 全文[ PDF 0.0 KB ] 2016.4(6) 共有 4762 人次瀏覽
|
|
|
|
- 中國工業行業的產能與出口強度
- [摘要]本文利用1998-2008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在剔除了短期存活企業的擾動之后,將整體出口強度的變動細分為在位企業效應、進入企業效應和退出企業效應;進而,通過放松邊際成本不變假設,從供給面出發,在控制外需、相對出口價格等傳統需求面變量的情況下,著重考慮了產能、產能利用率對不同類型企業動態效應的影響。研究發現:第一,在位企業效應高于進入企業、退出企業,是影響出口強度的主體;第二,忽略產能的影響會導致嚴重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偏誤;第三,產能變動影響在位企業效應、進入企業效應和退出企業效應的程度和機制各異。上述...
- 作者:
高凌云;屈小博;賈朋;
- 全文[ PDF 2392.0 KB ] 2016.4(3) 共有 5138 人次瀏覽
|
|
- 中國兒童健康不平等的演化和影響因素分析
- [摘要]本文使用1993年至2009年的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數據,分析經濟社會因素對中國兒童健康不平等的影響。文章發現:首先,中國兒童存在健康不平等現象。其次,各因素在不同時間截面對兒童健康不平等的相對貢獻存在差異。戶口和醫療保險對兒童健康不平等的貢獻呈現遞減的趨勢。家庭人均收入和地區固定效應二者的作用相互補充。家庭人均收入的貢獻較小時,地區固定效應的貢獻相對較大。此外,兒童健康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受到健康資本代際傳遞的影響;同時,父母及家庭對兒童的照顧影響也比較大??鐣r期看,兒童健康不平等程度存在波動性發展...
- 作者:
馬哲;趙忠;
- 全文[ PDF 0.0 KB ] 2016.4(6) 共有 4996 人次瀏覽
|
|
|
|
- 中國老年照料勞動力需求的估計與預測——來自澳大利亞的經驗
- [摘要]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背景下,老年照料需求激增,而家庭支持力不斷弱化,社會化老年照料服務亟待發展,專業化老年照料勞動力隊伍的擴充非常關鍵。澳大利亞老年照料服務發展成熟,數據資料完備,可供學習和借鑒。本研究考慮到中國老年照料服務從家庭到社會的轉變,以及設置正規照料服務的可獲得性不斷提高且逐步達到澳大利亞2012年的水平,結合7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老年人口性別年齡結構、健康改善情況、家庭養老傳統、典型政策目標等因素的變動,設置了5種情境,預測了2015-2050年中國老年照料勞動力需求,并借助敏感性分析揭示...
- 作者:
封婷;肖東霞;鄭真真;
- 全文[ PDF 12365.0 KB ] 2016.4(4) 共有 5008 人次瀏覽
|
|
- 金融發展與女性勞動參與的地區差異
-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融發展與女性勞動參與的關系。由于技能勞動比非技能勞動與資本的互補性更強,因此金融發展帶來的資本深化將提高企業對技能勞動的相對需求。又因為女性在技能勞動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因此金融發展最終可以吸引更多女性參與經濟活動。本文實證地檢驗了金融發展對女性勞動參與決策的影響。城市層面的分析說明,金融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有著較高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微觀個體層面的分析給出了一致的證據:金融發展程度較高的地區,女性更多地進入勞動力市場,并且這一效果對于高學歷女性更為顯著。
- 作者:
申廣軍;鄒靜嫻;
- 全文[ PDF 1602.0 KB ] 2016.4(2) 共有 4692 人次瀏覽
|
|
- 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破解民生領域難題
- [摘要]體現在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理論上淵源于唯物史觀和黨的根本宗旨,也得到改革開放成功實踐的檢驗。以民生領域的理論和政策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勞動經濟學,堅持這一發展思想至關重要。本文結合學習體會,嘗試從全面共享發展的角度,認識和闡釋民生領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按照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的要求,揭示在勞動經濟學領域進行理論創新的方向。
- 作者:
蔡昉;
- 全文[ PDF 1486.0 KB ] 2016.4(3) 共有 5032 人次瀏覽
|
|
- 醫療保險的全局效應:來自中國全民醫保的證據
- [摘要]利用全國90家公立醫院在2004年至2011年的運行數據,本文研究了中國實施全民醫保的全局效應。由于在實施全民醫保政策(2006年)之前,各地區醫療保險覆蓋率存在差異,因此不同地區受全民醫保政策的影響程度不同。本文利用這一自然實驗,采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比較了不同地區的公立醫院的醫院服務量、醫療費用以及資源供給在實施全民醫保政策之后的變化趨勢。本文發現:第一,實施全民醫保提高了醫療服務的使用量;第二,全民醫保大幅度增加了醫療總費用,特別是藥品費用和檢查費用;第三,全民醫保刺激了醫院床位數增加和固定資產投資。...
- 作者:
陳秋霖;傅虹橋;李玲;
- 全文[ PDF 0.0 KB ] 2016.4(6) 共有 4955 人次瀏覽
|
|
|
|
- 福利國家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的類型化及其改革取向
- [摘要]勞動力市場政策是福利國家重要的政策領域和關鍵的政策工具。隨著福利國家的改革,勞動力市場政策出現積極轉向。通過分析發現,福利國家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的發展趨勢是:“重返勞動力市場便利”類政策越發重要,“防止人力資本耗散”類政策逐漸失去重要性,而“人力資本投資”類政策則居中。本文從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類型化這一新的視角,進一步分析福利國家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的多樣性。通過確立“人力資本投資”、“防止人力資本耗散”和“重返勞動力市場便利”三個政策類型構成福利國家體制劃分的自變量,運用層次聚類和k均值聚類的分...
- 作者:
林閩鋼;李緣;
- 全文[ PDF 10621.0 KB ] 2016.4(4) 共有 4964 人次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