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在線辦公

      期刊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期刊列表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 參與式社區綜合發展的動態減貧效應及其機理分析——基于消費與收入流動性雙重視角的實證檢驗
      • [摘要]基于貴州省納雍縣兩個貧困村的三輪農戶跟蹤調查數據,本文利用有序logit模型和負二項回歸模型,從消費和收入流動性雙重視角進行實證分析,檢驗參與式社區綜合發展對農戶貧困動態變化的邊際影響及其內在機理。研究發現,參與式社區綜合發展具有顯著的動態減貧效應。在消費流動性維度上,參與式社區綜合發展能顯著降低農戶陷入慢性消費貧困的概率(下降16.4%),其作用路徑是使一部分農戶從慢性消費貧困減緩至暫時性消費貧困,而另一部分農戶從慢性消費貧困直接脫貧;在收入流動性維度上,參與式社區綜合發展可明顯降低農戶陷入慢性收入貧困...
      • 作者:

        郭君平;曲頌;夏英;寧愛照;

      • 全文[ PDF 1241.0 KB ] 2017.5(5)  共有 4132 人次瀏覽
      • 家庭人均收入、代際社會流動與生育意愿
      • [摘要]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本文采用泊松回歸模型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代際社會流動與個體生育意愿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實證研究發現,生育意愿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呈顯著的“U型”曲線關系,即隨著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生育意愿與代際社會流動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意味著實現了社會階層代際向上流動的個體相對于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本文還發現,個體的生育意愿與其受教育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性,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對生育意愿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對未來的階層流動持更樂觀態度的個體具有...
      • 作者:

        何明帥;于淼;

      • 全文[ PDF 1490.0 KB ] 2017.5(5)  共有 4590 人次瀏覽
      • “養老金改革:國際動態與中國實踐”國際研討會綜述
      • [摘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主辦的“養老金改革:國際動態與中國實踐”研討會于201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邀請了養老金改革領域的國際權威專家作專題報告,包括世界銀行社會保護部門前任負責人Robert Holzmann、智利養老金改革委員會前主席David Bravo、瑞典名義賬戶制核心設計和推廣者Edward Palmer、日本養老金改革核心設計者高山憲之,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80余人參與討論。過去幾十年世界養老金改革的實踐表明,從現收現付制直接轉向基金積累制并未完全有效地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財務可持續性風險依然嚴峻,世界各...
      • 作者:

        程杰;王新梅;

      • 全文[ PDF 443.0 KB ] 2017.5(5)  共有 4305 人次瀏覽
      • 中國城鎮勞動者退休行為及延遲退休的福利效果
      • [摘要]本文采用期權價值考察中國延遲退休政策的福利效果。相同年齡下,當延遲退休增加了期權價值時,勞動者的福利會得到改善。本文利用中國城鎮住戶調查數據,結合現行養老金政策,計算工作的期權價值,并驗證了期權價值對勞動者退休概率的影響。研究發現,期權價值越大,退休概率越小。在此基礎上,本文模擬了延遲退休對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勞動者期權價值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當前的繳費和待遇規則下,延遲退休對男性期權價值的影響并不大,但顯著增加了女性的期權價值。延遲退休對不同工資和失業概率的女性有不同的影響,延遲退休給工資較高和失...
      • 作者:

        封進;韓旭;何立新;

      • 全文[ PDF 1693.0 KB ] 2017.5(5)  共有 4213 人次瀏覽
      • 兼顧與分擔:婦女育兒時間及家人影響
      • [摘要]兼顧育兒與工作對婦女的事業發展至關重要,家人援手可有效分擔婦女的育兒時間投入。本研究使用調查數據,依次分析了母親、父親和祖父母輩在育兒方面的時間投入,并考察了家人的照料支持對婦女育兒時間的分擔。在時間投入上,嬰幼兒照料相當于一份全職工作。母親始終是嬰幼兒的主要照料者,但是祖父母輩的幫助有效分擔了母親的時間投入,起到了重要的替代作用,尤其在幼兒期,超過4成的幼兒主要由祖父母輩照料,而父親的作用則相對有限。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父母的嬰幼兒照料時間差距更大。3歲以后托兒服務較為普遍,對女性的照料起到了明...
      • 作者:

        鄭真真;

      • 全文[ PDF 1182.0 KB ] 2017.5(5)  共有 4271 人次瀏覽
      • 已婚勞動者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研究——兼論工作和家庭是沖突還是促進?
      • [摘要]本文運用2008年RUMiC(Rural Urban Migration in China)數據,利用描述性統計分析、Probit模型和Oaxaca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心理健康狀況的決定因素以及性別差異。結論和建議如下:第一,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女性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差于男性,女性有心理問題的概率比男性高34%,女性GHQ-12(12項一般健康問卷)分數比男性高0854分;第二,工作和家庭對勞動者心理健康促進作用較大,但促進程度存在性別差異,對男性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大于女性;第三,不同戶口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同,流動人口的心理不健康水平較高;第四,個人...
      • 作者:

        杜鳳蓮;李爽;任帥;張慧敏;

      • 全文[ PDF 1434.0 KB ] 2017.5(5)  共有 4306 人次瀏覽
      • 預期生活照料的可獲得性與生活滿意度——基于CHARLS數據的經驗分析
      • [摘要]使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2011年數據,本文研究了中國中老年人預期照料可獲得性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預期照料可得性對于中老年人的生活滿意度具有顯著影響,預期照料不可得人群的生活滿意度顯著低于預期照料可得人群。這種效應在城鄉之間、不同性別之間都存在,且其效應在農村大于城鎮、女性大于男性。在預期照料是否可獲得人群的生活滿意度差異中,經濟支持具有重要的解釋作用。這些發現對于理解中國養老問題具有重要的啟示。
      • 作者:

        趙蒙蒙;羅楚亮;

      • 全文[ PDF 1271.0 KB ] 2017.5(5)  共有 4110 人次瀏覽
      •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有效嗎?——來自“中國企業—員工匹配調查(CEES)”的微觀證據
      • [摘要]已有文獻對《勞動合同法》的討論均是從企業需求或者勞動者特征單方面進行的分析和評價。本文使用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員工匹配調查(CEES)”微觀數據,從企業和勞動者兩方面實證分析了《勞動合同法》實施效果的企業異質性特征及對勞動者的影響。核心結論是: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企業執行《勞動合同法》的主動性會增強,勞動合同簽訂率會顯著提升;簽訂勞動合同能顯著提升勞動者獲得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及生育等各類社會保險的概率,對勞動者工資也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簽訂勞動合同的年限越長,勞動者得到的就業保護也越強,并...
      • 作者:

        屈小博;

      • 全文[ PDF 1398.0 KB ] 2017.5(5)  共有 4195 人次瀏覽
       1 
       

      <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男女操鸡巴视频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