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中老年人健康及不平等——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實證分析
- [摘要]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數據,討論與檢驗了社區體育基礎設施與中老年人健康及不平等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第一,社區體育基礎設施有利于提高中老年人的日?;顒幽芰?并且可顯著降低其抑郁程度;第二,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對收入與教育水平較低、農村戶籍以及年齡較大的弱勢群體的健康增益效應更加明顯,且相比室內設施,戶外設施的健康改善作用更加有效;第三,社區體育基礎設施不僅能通過增加個人體育文化活動的參與度來改善中老年人健康狀況,還可以通過促進相關社團組織的建立...
- 作者:
鄭曉冬;方向明;
- 全文[ PDF 976.0 KB ] 2018.6(4) 共有 4392 人次瀏覽
|
|
- 企業工資分布與工資剛性
-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07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采用核密度估計方法計算了企業層面的工資變動分布特征和名義工資剛性程度,發現中國的名義工資剛性程度平均水平為3.37%,處于相對比較低的水平;中國的名義工資剛性程度在省份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通貨膨脹率上升時名義工資下降剛性更強;從企業層面來看,工資剛性的時間序列變化并沒有明顯的規律性特征。更多
- 作者:
羅楚亮;劉盼;
- 全文[ PDF 1577.0 KB ] 2018.6(4) 共有 4256 人次瀏覽
|
|
- 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減貧40年
- [摘要]改革開放40年間,中國已基本消除饑餓,到2017年底,共有7億多鄉村人口擺脫了貧窮,貧困發生率下降到大約3%。這主要歸因于:第一,農民漸次贏得了在計劃經濟體制確立過程中喪失的經濟自由;第二,國家高層決策群體回應公眾訴求,引領人民轉向市場經濟,實現了高速經濟增長;第三,政府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投資,并將社會保障制度推廣到全國城鄉;第四,全社會動員,針對受限于不利區位和能力薄弱的群體,持續采取綜合性扶貧措施。當前,財政扶貧資金的邊際減貧效果明顯遞減。因而有必要排除行政力量對貧困戶經營決策的直接干預,拓寬合作社經濟發展的制...
- 作者:
朱玲;何偉;
- 全文[ PDF 1202.0 KB ] 2018.6(4) 共有 4249 人次瀏覽
|
|
- 大學教育回報:基于大學擴招的自然實驗
- [摘要]本文基于1999年中國高等教育擴招這個自然事件,利用斷點回歸設計方法檢驗高等教育與就業、收入和生活滿意度之間的因果關系。實證研究發現,第一,高等教育顯著地提高了城鎮居民的就業率。第二,高等教育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之間都存在著顯著的因果關系,高等教育對城鎮居民收入的年度回報率為17.1%,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年度回報率為15.9%。第三,高等教育對全部樣本的生活滿意度的影響不顯著,但是在農村樣本中,本文發現了高等教育提高生活滿意度的證據。盡管高等教育擴招之后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大學生就業困難等,但是本文仍然發現了高等教育...
- 作者:
劉生龍;胡鞍鋼;
- 全文[ PDF 1915.0 KB ] 2018.6(4) 共有 4378 人次瀏覽
|
|
- 相貌對個人認知能力與非認知能力的影響——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的研究
- [摘要]本文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2014年、2016年數據,分析了相貌對于個人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影響。結果表明,相貌出眾的個體其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人緣關系、自信程度、待人接物水平和受信任程度全部顯著高于相貌較佳的個體,而后者則顯著高于相貌一般的個體。在字詞、數學測試方面,相貌較佳個體的得分顯著高于相貌出眾的個體,符合“高跟鞋曲線”效應。通過對各年齡段人群的進一步對比發現,與年輕個體相比,中老年樣本中相貌出眾的個體受到的“獎勵”上升,相貌平平的個體受到的“懲罰”也在提高。此外,與城鎮居民相比,相貌對于農村居民認知能力...
- 作者:
陳雨露;秦雪征;
- 全文[ PDF 750.0 KB ] 2018.6(4) 共有 4735 人次瀏覽
|
|
- 家庭勞動、工資率與部門差異
- [摘要]本文分所有制部門考察了家庭勞動對工資率的影響,得到的結論是,在非國有部門存在家庭勞動對工資率的懲罰效應,而在國有部門不存在。在非國有部門,家務勞動時間每增加1小時/周,工資率將下降1.6%;照料兒童時間每增加1小時/周,工資率將下降1.9%,家務勞動主要通過努力機制影響工資,而照料兒童主要通過職業特征影響工資。本文采用工具變量法有效地解決了工資方程中家庭勞動變量的潛在內生性。
- 作者:
莫瑋俏;葉兵;
- 全文[ PDF 983.0 KB ] 2018.6(4) 共有 4410 人次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