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在線辦公

      期刊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期刊列表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 新中國成立70年減貧經驗及其對2020年后緩解相對貧困的價值
      • [摘要]貧困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事件。在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系統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消除絕對貧困的歷程和貧困治理經驗,對于2020年后緩解相對貧困問題,進而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要價值。
      • 作者:王小林;
      • 全文[ PDF 1184.0 KB ] 2019.7(6)  共有 3933 人次瀏覽
      • 外貌與社會資本形成:美貌溢價的再檢驗
      •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大學生追蹤調查(CCSLS2016)和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6)的數據,探究外貌對個人社會資本形成的影響,實證分析產生外貌歧視的內在原因。研究發現:越美貌,社會資本的形成越積極,即社交支出越高,社交時間越長,要好朋友越多,更可能有戀愛經歷,越偏好于在微信朋友圈展示自我等。對外貌效應進行分解發現,修飾美比天生美更顯著地影響社會資本形成。進一步的影響機制探析表明,社會資本形成是產生美貌溢價的一個重要渠道,外貌通過提升社交能力和改善社交態度進而提高收入,從而產生美貌溢價。
      • 作者:鄧衛廣;高庭葦;
      • 全文[ PDF 1231.0 KB ] 2019.7(6)  共有 4515 人次瀏覽
      • 饑荒、性格形成與心理健康
      • [摘要]本文基于1959-1961年的饑荒,利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0年和2014年的數據研究了饑荒經歷的長期記憶。研究發現,饑荒經歷對個人性格的影響導致個人用于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的時間較少,主要體現在用于視聽娛樂、健身以及娛樂消遣等享樂型活動的時間,進而影響心理健康。在考慮了個體的休閑和社交活動與心理健康之間的內生性問題以及進行其他穩健性檢驗之后,該影響機制仍然成立。本研究為人生早期負面經歷的長期影響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也充實了關于大饑荒影響的研究。
      • 作者:林淑貞;周泳宏;
      • 全文[ PDF 2471.0 KB ] 2019.7(6)  共有 4139 人次瀏覽
      • 非認知技能及干預措施研究
      • [摘要]隨著新人力資本理論的提出,非認知技能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經濟學家將人力資本的經驗內容區分為認知技能和非認知技能,而非認知技能也是其他學科關注的對象。本文介紹了非認知技能的概念、形成、對社會及代理人自身的意義,以及不同學科在研究非認知技能時的發現。隨機受控實驗是推進非認知技能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紹發達國家的實驗項目和研究發現,也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研究做了介紹。學術界對非認知技能的認知取得了一些共識,但更多的內容還處于探索中。
      • 作者:吳要武;宋映泉;
      • 全文[ PDF 1170.0 KB ] 2019.7(6)  共有 3921 人次瀏覽
      • 終生收入法計量人力資本之研究評述
      • [摘要]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和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已被廣泛研究,但是受限于數據可得性和測算的復雜度,人力資本的計量問題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較為成熟的計量方法主要有終生收入法、成本法和指標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終生收入法。本文詳細梳理和比較了國外使用終生收入法測算人力資本的具體實踐,可以為之后人力資本測算研究深入到組織和個人層面提供一定的參考。
      • 作者:何珺子;楊偉國;董興奎;
      • 全文[ PDF 1452.0 KB ] 2019.7(6)  共有 4224 人次瀏覽
      • 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源起、發展及展望
      • [摘要]本文回顧了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國內外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的相關研究,對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的概念界定、形成及演變歷程,其所帶來的影響結果等內容進行了文獻梳理和總結。研究發現:人力資本是否存在企業專用性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論,其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有待擴展;相關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對內部員工成長、績效水平等的影響的研究結論存在差異;企業專用性人力資本在不同文化背景、行業和企業中的文化適用性也有待進一步的檢驗和研究。
      • 作者:楊玉梅;宋洪峰;趙軍;
      • 全文[ PDF 1156.0 KB ] 2019.7(6)  共有 3812 人次瀏覽
      • 生命周期視角下新人力資本理論的最新進展:測量、形成及作用
      • [摘要]近年來,以能力而非教育為核心的新人力資本理論的系列研究成為學術與政策領域的熱點話題,神經科學、心理學、管理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圍繞這一主題在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上進行交叉融合,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從個體生命周期的視角出發,在總結認知能力與非認知能力測量方法的基礎上,首先打開能力形成的黑箱系統,總結了家庭、學校、社區和國家政策干預多維環境對早期能力形成的影響,而后梳理并評價了能力對個體后天經濟社會行為表現的影響的相關實證研究。此外,本文還重點關注了經濟學研究方法對這一領域研究的重...
      • 作者:李曉曼;于佳欣;代俊廷;張領;
      • 全文[ PDF 1464.0 KB ] 2019.7(6)  共有 3933 人次瀏覽
      • 第六屆中拉政策與知識高端研討會綜述
      • [摘要]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泛美開發銀行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院承辦的“新興技術在市民數字服務、可持續城市和未來物流中的應用”第六屆中拉政策與知識高端研討會于2019年11月5日至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泛美開發銀行知識與行業事務副行長Ana María Rodríguez-Ortiz,以及河南省地方領導在開幕式上做了主旨演講。參會的國內外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們圍繞“新興技術在中國和拉美地區市民數字服務、可持續城市和未來物...
      • 作者:韓潤霖;
      • 全文[ PDF 1089.0 KB ] 2019.7(6)  共有 3917 人次瀏覽
       1 
       

      <button id="dy4rb"><acronym id="dy4rb"></acronym></button>
      <tbody id="dy4rb"><pre id="dy4rb"></pre></tbody>
        1. <em id="dy4rb"></em>
        2. <form id="dy4rb"></form><tbody id="dy4rb"></tbody><tbody id="dy4rb"></tbody><ol id="dy4rb"><object id="dy4rb"></object></ol>
          男女操鸡巴视频免费看